第二章 奇门基础
一、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阴阳:
阴阳学说将宇宙万物万象分为阴阳两大类, 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变化与发展在于阴阳二气的运动。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属性,即存在着对立统一的阴阳。最初的阴阳现象来自阳光的背向,物体向阳的一面为阳,背面的一面为阴。继而不断引申广泛解释自然界与社会界的所有现象。比如明暗、寒热、日月、昼夜、内外、动静、上下、黑白、快慢、男女、强弱、奇偶、进退等等。这些事物都可以分为相反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又互相依存的统一体,而且阴阳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相比较而确立的,并随着外界条件的政变而转化,并且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相包含着 。
阴阳有以下特征:
1、阴阳互根:阴为阳根,阳为阴根,互存互依,互相为用。
2、阴阳消长:阴阳始终处于此消彼长,彼近此退的动态平衡中,量变时时处处存在。
3、阴阳转化: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发生“质”的变化,各自向其对立面转化。
阴阳学说与现代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即对立统一规律完全相符。可知古人早就掌握了现代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与认识论。太极图十分形象的、直观的反映了阴阳的特征,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几乎成了道家的标志。该图中阴阳两仪,中间呈S形曲线,表示阴阳消长,刚柔相济,稳定和谐的分界线。对这个图,你感悟的愈多,你的道行修为就愈深,你的立足点就愈高!当一个预测师站在宇宙的角度看事物时,世上的一切都是一目了然的了。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有其正反两个方面。因此,我们看待一个事物,不能片面的、静止的去看待它,而是应该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它,这一点在道家奇门中极为重要。
我们所说的“没吉没凶”的观点理论基础就是阴阳学说的认识论。古今世上流传的“奇门遁甲”之书及大篇幅的谈凶论吉,有违阴阳之理,使许多学易制人陷于泥潭,极大的阻碍了易学的发展。有时候最简单的道理就能说明问题,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当有人再问“故宫风水好吗?”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再钻进人家的全套立面,受人以柄了。
早在三千年前,我国的天文学家已经测定了太岁(木星)的运行和每年冬至、夏至的确定时间,从而分出四季和计时的天干地支。
每年农历十一月的冬至节(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开始北移,日渐长,夜渐短,称为——阳生
每年农历六月的夏至节(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开始南移,日渐短,夜渐长,称为——阴生
把一年时间分作两份,冬至开始至夏至之前为阳,夏至开始至冬至之前为阴;这是阴阳划分之始,一年如此,一日之间白昼为阳,黑夜为阴,午前为阳,子前为阴。时间上阴阳相对,推而广之,物质亦是阴阳相对,而物质是五行生克所成,故阴阳与五行乃成为一体。
五行:
五行学说是奇门遁甲的重要根本观念。水、木、火、土、金是构成宇宙的五种基本物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可以依其性质与这五种物质相比拟而进行归类。这五种各具特性的物质不断运动和互相作用,便形成了宇宙间万物生长与消亡的规律和原因,这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念。
阴阳五行既是自然的构成元素,而道家以研究自然为目的,于是把五行阴阳支配在一切物质上;先论人体的五行——阴阳家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也是大自然的杰作,人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例如:人有毛发,自然有草木;人有双目,自然有日月;呼吸为风,挥泪成雨;骨为山,血脉为河流等,谓之天人合一,汉初诸儒盛宗之,道教采其说,合阴阳、儒术以为炼丹炼气的根据,当时中医皆先习儒术,旁及阴阳五行,而研究阴阳五行之学以道教为最精,故中医学说亦以阴阳五行为主,著书立说皆道教言,于是学中医者皆知:五脏属阴,肝属木,肾属水,肺属金,心属火,脾属土。六腑属阳,肝以胆为腑,肾以膀胱为腑,肺以大肠为腑,心以小肠为腑,脾以胃为腑,脏腑相连,有病互相。
五行的性质:
水——湿润入土,以生万物。具有寒冷,向下的特征。
火——火向上升,具有炎热、向上的特征。
木——具有发生、条达的特征。
金——具有清静、收杀的特征。
土——具有长养、育化的特征。
阴阳有以下特征:
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好比母生子,有相亲相爱之意,指某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起着促进滋生的帮助作用。
金生水——铜镜凝结空气中水汽变成露珠,金属熔化后呈液体状态。
水生木——草木赖水分以生长。
木生火——木柴燃烧产生火。
火生土——火能把燃烧后的东西变成土,地震喷火,生成新土地。
土生金——一切金属自土中出。
有了相生、相克,世间万物才能够维持一种比较固定与稳定的平衡与和谐状态。
二、天干与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我国古代人民用来记录年、月、日、时的符号,用于古代历法之中。熟练地掌握好用干支年、月、日、时的方法相当重要,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六十花甲子:六十花甲子是古人在发明干支的基础上,将他们进行组合,同性干支依次配合,进行不重复的排列,从数学角度讲就是干支组合的最小公倍数,产生了六十对干支组合,俗称六十花甲子。六十花甲子是根据干支演变来的,其特点是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由此可见,其是由天干地支叠加成的,之所以不用阳干配阴支,是因为干支原来即为两个独立的系统,本无阴阳之别。六十花甲子传为皇帝所制。六十花甲子是组成年、月、日、时四柱的元素。分别用来表示年、月、日、时四个时空参量,用六十花甲可以模拟任一时空。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戍、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戍、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戍、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戍、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戍、癸亥
十天干中有阴干和阳干,单数为阳,双数为阴
阳干为:甲 丙 戊 庚 壬
阴干为:乙 丁 己 辛 癸
天干可与五行四时方位相配:
甲乙属木,其时春,其位东方;
丙丁属火,其时夏,其位南方;
戊己属土,其时四季(辰戍丑未月),其位中央;
庚辛属金,其时秋,其位西方;
壬癸属水,其时冬,其位北方;
天干有冲合之论:
甲庚、乙辛、丙壬、丁癸为四冲,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冲也是一种克,因为方位相对,所以力量较大;合为合化合解之意,在奇门预测男女婚恋时,以相合之干为配偶和对象。
地支的五行和方位是: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亥子属水,辰戍丑未属土。
方位如下图:
月建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地支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戍
|
亥
|
子
|
丑
|
时间
|
23-1
|
1-3
|
3-5
|
5-7
|
7-9
|
9-11
|
11-13
|
13-15
|
15-17
|
17-19
|
19-21
|
21-23
|
地支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戍
|
亥
|
五行
时令
状态
|
五阳干
|
五阴干
|
||||||||
甲木
|
丙火
|
戊土
|
庚金
|
壬水
|
乙木
|
丁火
|
己土
|
辛金
|
癸水
|
|
长生
|
亥
|
寅
|
寅
|
巳
|
申
|
午
|
酉
|
酉
|
子
|
卯
|
沐浴
|
子
|
卯
|
卯
|
午
|
酉
|
未
|
戍
|
戍
|
丑
|
辰
|
临官
|
丑
|
辰
|
辰
|
未
|
戍
|
申
|
亥
|
亥
|
寅
|
巳
|
冠带
|
寅
|
巳
|
巳
|
申
|
亥
|
酉
|
子
|
子
|
卯
|
午
|
帝旺
|
卯
|
午
|
午
|
酉
|
子
|
戍
|
丑
|
丑
|
辰
|
未
|
衰
|
辰
|
未
|
未
|
戍
|
丑
|
亥
|
寅
|
寅
|
巳
|
申
|
病
|
巳
|
申
|
申
|
亥
|
寅
|
子
|
卯
|
卯
|
午
|
酉
|
死
|
午
|
酉
|
酉
|
子
|
卯
|
丑
|
辰
|
辰
|
未
|
戍
|
墓
|
未
|
戍
|
戍
|
丑
|
辰
|
寅
|
巳
|
巳
|
申
|
亥
|
绝
|
申
|
亥
|
亥
|
寅
|
巳
|
卯
|
午
|
午
|
酉
|
子
|
胎
|
酉
|
子
|
子
|
卯
|
午
|
辰
|
未
|
未
|
戍
|
丑
|
养
|
戍
|
丑
|
丑
|
辰
|
未
|
巳
|
申
|
申
|
亥
|
寅
|
五 行
|
天 干
|
地 支
|
所旺四季
|
所主方向
|
木
|
甲 乙
|
寅 卯 辰
|
春
|
东
|
火
|
丙 丁
|
巳 午 未
|
夏
|
南
|
土
|
戊 己
|
申 酉 戍
|
秋
|
西
|
金
|
庚 辛
|
亥 子 丑
|
冬
|
北
|
水
|
壬 癸
|
辰 戍 丑 未
|
寄旺四季
|
中
|
状态
五行
|
旺
|
相
|
休
|
囚
|
死
|
木
|
春
|
冬
|
夏
|
四季末
|
秋
|
火
|
夏
|
春
|
四季末
|
秋
|
冬
|
金
|
秋
|
四季末
|
冬
|
春
|
夏
|
水
|
冬
|
秋
|
春
|
夏
|
四季末
|
土
|
四季末
|
夏
|
秋
|
冬
|
春
|
月 支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戍
|
亥
|
子
|
丑
|
|
||||||||||||
年 干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甲
|
乙
|
丙
|
丁
|
甲 己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乙 庚
|
庚
|
辛
|
壬
|
癸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丙 辛
|
壬
|
癸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丁 壬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甲
|
乙
|
戊 癸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甲
|
乙
|
丙
|
丁
|
日干
他干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甲
|
比肩
|
劫财
|
食神
|
伤官
|
偏财
|
正财
|
七杀
|
正官
|
偏印
|
正印
|
乙
|
劫财
|
比肩
|
伤官
|
食神
|
正财
|
偏财
|
正官
|
七杀
|
正印
|
偏印
|
丙
|
偏印
|
正印
|
比肩
|
劫财
|
食神
|
伤官
|
偏财
|
正财
|
七杀
|
正官
|
丁
|
正印
|
偏印
|
劫财
|
比肩
|
劫财
|
食神
|
正财
|
偏财
|
正官
|
七杀
|
戊
|
七杀
|
正官
|
偏印
|
正印
|
比肩
|
劫财
|
食神
|
伤官
|
偏财
|
正财
|
己
|
正官
|
七杀
|
正印
|
偏印
|
劫财
|
比肩
|
伤官
|
食神
|
正财
|
偏财
|
庚
|
偏财
|
正财
|
七杀
|
正官
|
偏印
|
正印
|
比肩
|
劫财
|
食神
|
伤官
|
辛
|
正财
|
偏财
|
正官
|
七杀
|
正印
|
偏印
|
劫财
|
比肩
|
伤官
|
食神
|
壬
|
食神
|
伤官
|
偏财
|
正财
|
七杀
|
正官
|
偏印
|
正印
|
比肩
|
劫财
|
癸
|
伤官
|
食神
|
正财
|
偏财
|
正官
|
七杀
|
正印
|
偏印
|
劫财
|
比肩
|
巽
开 惊
|
离
休
|
坤
伤 杜
|
震
开 惊
|
兑
景
|
|
艮
伤 杜
|
坎
生 死
|
乾
景
|
甲辰壬
甲寅癸
|
甲午辛
|
甲戍己
|
甲子戊
|
|
|
甲申庚
|
|
|
壬、辛
|
|
符(甲)、癸
|
|
|
|
丁、己、庚
|
|
乙、丙、戊
|
在奇门中九宫逢空是信息转移了,百分之八十的信息转走了,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信息留在原处。